【導語】
不斷擴張的城市、過度使用化肥以及各種工廠和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污,使得中國的水資源現狀不斷惡化,近半數的水資源受到嚴重污染。不斷爆發的水污染事件,也給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水污染事件一次次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水杯子特別整理了中國近10年發生的主要水污染事件,帶你一起回顧那些年我們一起經歷的水污染事件。
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
2004年2月底3月初,沱江兩岸的居民發現江水變黃變臭,許多地方泛著白色泡沫,江面上還漂浮著大量死魚。緊接著,居民又發現自來水也變成了褐色并帶有氨水的味道。川化股份公司第二化肥廠就是這起污染事故的責任者,他們將大量高濃度工業廢水排進沱江,導致沿江簡陽、資中、內江三地百萬群眾飲水被迫中斷,50萬公斤網箱魚死亡,直接經濟損失在3億元左右,被破壞的生態需要5年時間來恢復。

龍川江楚雄段水污染事件
2004年6月初,楚雄市龍川江發生嚴重鎘污染事件,楚雄水文站、智民橋、黑井等斷面的總鎘超標36.4倍。經過對沿河入河排污口進行排查,硫酸廠、海源鋅業公司、滇東冶煉廠的入河污水是造成此次鎘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源。
河南濮陽水污染事件
自2004年10月以來,河南省濮陽市黃河取水口發生持續4個多月的水污染事件,城區40多萬居民的飲水安全受到威脅,濮陽市被迫啟用備用地下水源。據了解,自1997年以來,濮陽市黃河取水口已連續多年遭受污染,城市飲用水源每年約有4~5個月受污染影響。

青衣江水污染事件
2004年12月下旬,青衣江水面出現了大量的白色泡沫,并散發出一陣陣沖鼻的堿味,水質嚴重告急,周邊的自來水公司也因生產達標飲用水的難度加大而瀕臨停產。如果污染繼續加重,將使樂山市中區面臨25萬人斷水的局面。
2005年主要水污染事件
重慶綦河水污染
2005年1月3日因取水點污染導致自來水廠停止供水,經衛生和環保部門勘測,河水是被綦河上游重慶華強化肥有限公司排出的廢水所污染。綦江縣有關部門立即在綦河水域的橋河段上游和下游開閘放水,加速稀釋受污染水體,并責成華強化肥有限公司硫酸廠停止生產并整改。
沱江磷污染事件
2005年2月,有記者發現沱江銀山段江水被企業排出的污水污染。在銀山鎮古井村有一條流向沱江的小溪,周圍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酒糟味,幾個磷肥廠的出水口正向小溪排放暗紅色的廢水,小溪的河床和沿岸土壤呈深紫紅色,甚至沱江也被染紅了。污水流過的地方,莊稼和竹林都紛紛死去。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苯胺車間發生爆炸事故。事故產生的約100噸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機污染物流入松花江。由于苯類污染物是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的有機物,因而導致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爾濱市政府隨即決定,于11月23日零時起關閉松花江哈爾濱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區供水,哈爾濱市的各大超市無一例外地出現了搶購飲用水的場面。

2006年主要水污染事件
河北白洋淀死魚事件
2006年2月和3月,素有“華北明珠”美譽的華北地區最大淡水湖泊白洋淀,接連出現大面積死魚。調查結果顯示,死魚事件的主因是水體污染較重、水中溶解氧過低,最終造成魚類窒息。據統計,河北任丘市所屬9.6萬畝水域受到污染,水色發黑,有臭味,網箱中養殖魚類全部死亡,淀中漂浮著大量死亡的野生魚類,部分水草發黑枯死。

吉林牤牛河水污染事件
2006年8月21日,吉林省蛟河市吉林長白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約10噸工業廢液傾入吉林市牤牛河,主要污染物為N、N-二甲基苯胺、4-氨基-N、N-二甲基苯胺,引發了嚴重的水環境污染事件。事故發生后,吉林市政府立即責令長白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停產,吉林市公安部門立即將企業法人、肇事司機等有關責任人刑事拘留,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最終,肇事司機等兩名直接責任人均因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被處以3年有期徒刑。
湖南岳陽砷污染事件
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岳陽縣城飲用水源地新墻河發生水污染事件,砷超標10倍左右,8萬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經調查,造成此次污染的禍首是上游3家化工廠排放工業污水,致使大量高濃度含砷廢水流入新墻河。事件發生后,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湖南省政府報告及時,就污染防控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原國家環??偩盅杆倥沙龉ぷ鹘M趕赴現場協助地方政府實施污染防控。

四川瀘州電廠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2006年11月15日,四川瀘州川南電廠工程施工單位在污水設施尚未建成的情況下,開始燃油系統安裝調試,造成柴油泄漏混入冷卻水管道并排入長江。當天,該企業報告進入長江的柴油為0.38噸,經環保部門督查,次日再報進入長江的柴油實為16.945噸。這起事故導致瀘州市城區停水,并進入重慶境內形成跨界污染。事后,國家環??偩终J定這是一起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瀘州川南發電有限公司被處20萬元人民幣的經濟處罰,公司相關責任人被分別處以扣減獎金、撤銷職務等處罰。2007年5月15日前,四川環保局暫停審批滬州市除污染治理項目外所有新建項目。
2007年主要水污染事件
廣西茅嶺江支流那蒙江水污染事件
2007年2月20日,廣西欽州市茅嶺江支流那蒙江發生水污染事件,造成下游那蒙鎮水廠停止供水,影響到該鎮1000多人飲用水安全。調查結果表明造成此次水污染事件主要是那蒙江上游南寧市一制糖企業污水氧化塘潰壩所致。由于那蒙江河段閘壩較多,大量污水滯留庫區內,水體發黑、發臭。為此,廣西地方政府迅速改建了那蒙鎮自來水廠取水口,并要求污染企業進行停產整頓,控制污染源,并從屯六水庫調水沖污。由于采取措施得力,未造成人畜傷亡。在此過程中,水文部門對水量和水質進行應急跟蹤監測,為掌握污染情況和處理污染事件提供科學的依據。

湘粵邊界跨省鎘、砷污染事故
2007年5月12日,湖南省宜章縣赤石鄉“三無”銦冶煉企業排放含有劇毒砷化物和鎘的廢水,經武江支流田頭水跨省界流入廣東省樂昌市境內,造成田頭水的砷化物和鎘含量超標幾十倍,部分河段出現死魚,并影響了樂昌市黃圃鎮和田頭鎮的居民生活用水。經群眾舉報后,廣東和湖南兩地政府高度重視,迅速關停了上游污染企業,利用武江梯級電站調水加大水量控制污染物下移速度。由于處理及時,措施正確,污染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未對武江干流水質造成明顯污染。
太湖水污染事件
2007年5月29日開始,江蘇省無錫市城區的大批市民家中自來水水質突然發生變化,并伴有難聞的氣味,無法正常飲用。無錫市民飲用水水源來自太湖,造成這次水質突然變化的原因是:入夏以來,無錫市區域內的太湖水位出現50年以來最低值,再加上天氣連續高溫少雨,太湖水富營養化較重,從而引發了太湖藍藻的提前暴發,影響了自來水水源水質。無錫市民紛紛搶購超市內的純凈水,街頭零售的桶裝純凈水也出現了較大的價格波動。

巢湖、滇池藍藻暴發
2007年6月份,巢湖、滇池也不同程度地出現藍藻。安徽巢湖西半湖出現了區域在5平方公里左右的大面積藍藻,由于西半湖不作為飲用水源,所以對當地影響不大,但隨著持續高溫,巢湖東半湖也出現藍藻。滇池也因連日天氣悶熱,藍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線的岸邊,湖水如綠油漆一般,并伴隨著陣陣腥臭。太湖、巢湖、滇池藍藻的連續爆發,為“三湖”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敲響了警鐘。

江蘇沭陽水污染事件
2007年7月2日下午3時,江蘇沭陽縣地面水廠發現,短時間內,大流量的污水侵入位于淮沭河的自來水廠取水口。經檢測,取水口的水氨氮含量為每升28毫克左右,遠遠超出國家取水口水質標準。20萬人口用水受到影響。

賀江廣西境內信都江段水污染事件
2007年10月5日,賀江信都(距桂、粵省界約30km)江段發生了一起由于酒精廠排污造成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此次污染對居民飲用水影響甚微,但致使賀江信都段約20 km江段的魚類死亡,沿江網箱養魚戶損失較大。由于此次污染事故為有機污染,河流有一定的自凈能力,桂、粵省界水體水質基本未受影響。
2008年主要水污染事件
湖北境內漢江三條支流遭受污染
2008年2月26日湖北省境內的漢江3條支流興隆河、田關河、東荊河水體變紅,水面有泡沫,沿線居民飲水受影響。此次水污染事件是受“水華”影響所致。
云南富寧縣交通事故引發跨界水污染
2008年6月7日,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境內發生交通事故,一輛裝載33.6t危險化學品粗酚溶液的槽車從高速公路上側翻,車上粗酚溶液全部泄漏流入者桑河(右江支流那馬河的支流),造成者桑河及入流后的那馬河及百色水庫庫尾水體(云南省境內)嚴重污染。直接影響云南省富寧縣剝隘鎮居民飲用水,并可能危及百色水庫下游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約20萬人飲用水安全。本次事件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李克強副總理分別作了批示,要求確保當地人民飲用水安全。經過各級政府和水利、環保等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事件很快得到控制。
云南陽宗海砷污染事件
2008年6月以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陽宗海被測出水體中的砷濃度嚴重超出飲用水安全標準,直接危及兩萬人的飲水安全。從7月8日起,沿湖周邊民眾及企業全面停止從中取水作為生活飲用水。云南省決定采取措施查處污染企業,啟動綜合治污措施,爭取用3年左右使陽宗海水質恢復正常。

陜西省山陽縣發生釩礦尾礦庫泄漏導致水污染事件
2008年7月22日,陜西省山陽縣發生一起由釩礦尾礦庫泄漏導致的突發水污染事件,影響到漢江支流天河陜鄂省界的水質。事故發生后長江水資源保護局迅速啟動了Ⅲ級響應,與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的地方政府及水利和環保部門初步建立了突發水污染事件的信息交流和協作機制,此次事故未造成人畜傷害。
淮河流域跨省河流大沙河發生砷污染
2008年8月,淮河水保局在日常水質監測工作中發現大沙河省界斷面包公廟閘上斷面水質砷濃度嚴重超標,經調查是由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成城化工有限公司超標排放的含砷廢水所致。河南省和商丘市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依法取締了該公司,并進行了相關處理措施,阻止了污染進一步擴散。
2009年主要水污染事件
江蘇鹽城水污染事件
2009年2月20日,因自來水水源受到酚類化合物污染,江蘇省鹽城市大面積斷水近67小時,20萬市民生活受到影響,占鹽城市市區人口的2/5。據調查,鹽城市標新化工廠為減少治污成本,居然趁大雨天偷排了30噸化工廢水,最終污染了水源地。事后,這家廠兩名負責人因“投放危險物質罪”分別被判處10年和6年有期徒刑,這也是我國首次以這一罪名對環境污染事件作出刑事處罰。

廣西永??h水污染致大批魚死亡
2009年3月,廣西永??h廣福鄉廣福村附近的河水突然變黑,導致近日村里11戶農民在河中網箱內養的魚接連出現大面積死亡,損失慘重。
山東沂南砷污染事件
2009年4月,山東沂南縣億鑫化工有限公司在未獲批相關手續的情況下,非法生產阿散酸,并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含砷有毒廢水存放在一處蓄意隱藏的污水池中。7月20日、23日深夜,趁當地降雨,這家公司用水泵將含砷量超標2.7254萬倍的廢水排放到南涑河中,造成水體嚴重污染。事后,3名涉案負責人被分別判刑,并被判共同賠償國家3714萬元的經濟損失。

湖北南漳“泥水門”事件
2009年5月28日湖北南漳市區自來水水源——水鏡湖大量流入含有泥沙的山洪,庫區容量由未下雨前的4200萬立方米猛增至9000萬立方米,遠遠超過了庫區容納山洪的限度,根據縣衛生監督局當時抽樣檢測,水質濁度高達5200度,國家標準規定生活飲用水濁度應該小于等于3度,此水嚴重超標。整個城區供水管網內已經充滿泥沙和污水。市民衣服漚臭了不敢洗,買菜只得買不需要洗的。經過10天等待,居民家里的水才終于由污濁變得清澈了。
內蒙古赤峰自來水污染事件
2009年7月23日突降一場暴雨,在隨后的幾天里,該市新建城區數千居民在飲用自來水后出現腹瀉、嘔吐、頭暈、發熱等癥狀,一時間各醫療門診腹瀉患者激增。從7月24日開始,截至8月2日17時,赤峰市新城區自來水污染事件已致18個居民小區累計4322人就醫。經調查,判定此次新城區出現大量腹瀉腹痛病例與水污染有關。赤峰市政府決定,對此次事件中的腹瀉病人全部實施免費救治,具體辦法由衛生部門制定實施。
陜西鳳翔縣兒童血鉛超標事件
2009年8月7日,有媒體報道,陜西省鳳翔縣長青工業園區所在的馬道口、孫家南頭村兩村239名兒童鉛超標臨床篩查中發現138名兒童存在疑似血鉛值超標,村民疑為附近東嶺集團冶煉公司污染所致。然而寶雞市環保局對企業排放的廢水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是廢水達到標準排放。8月7日至11日,馬道口村、孫家南頭村731名14歲以下少年兒童接受了西安市中心醫院醫療小組血樣采集。13日公布的檢測結果顯示,615名少年兒童血鉛超標。14日,166名中、重度鉛中毒兒童陸續入院接受免費治療。

陜西漢陰尾礦庫塌陷事故
2009年8月29日、30日,陜西漢陰縣黃龍金礦尾礦庫排洪涵洞尾部相繼發生兩處塌陷,約8000立方米左右尾砂泄漏。險情導致尾礦庫附近的青泥河水受到嚴重污染,并嚴重威脅漢陰縣水源地觀音河水庫水質。

四川雅安江水污染事件
2009年10月16號四川雅安市委、市政府官方網站雅安之窗上出現了一條“重要公告”,公告稱,由于華能公司所屬銅頭、雨城電站檢修需放空水庫蓄水,造成大量泥沙進入青衣江,自來水公司不能正常制水,據了解自來水公司三個取水點全被污染,渾濁度超過正常的近千倍,自來水公司不能正常制水。而青衣江穿城像泥漿一樣渾濁,雖然沒什么異味,但有魚蝦大量死亡,有不少市民下河撈魚,一個小孩不一會兒就撈到半桶。有市民懷疑是不是有化學污染或是地震前兆。

2010年主要水污染事件
陜西洛川縣千余噸污油泥泄漏造成洛河污染
2010年3月31日,陜西洛川縣一污油泥處理廠回收池發生泄漏事故,千余噸污油泥沿著山溝傾瀉而下,其中有一部分流入洛河流域造成洛河污染。事發后,當地緊急排險,此事也引起了國家環保部的重視。

沈陽團結水庫水污染事件
2010年4月7日沈陽團結水庫被嚴重污染,水質變成黑色造成魚類大批死亡,水庫出現綿延2公里死魚帶,打撈的死魚計上百萬斤。
哈爾濱市巴彥縣自來水污染事件
2010年5月17日,哈爾濱市巴彥縣疾病控制中心接到緊急報告,哈爾濱興隆鎮中學有近200名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隨即,相關職能部門展開調查,發現鎮上很多居民也出現了同樣的癥狀。
福建紫金礦業潰壩事件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礦業,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發生酮酸水泄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嚴重的重金屬污染,紫金礦業直至12日才發布公告,瞞報事故9天,致使當地居民無人敢用自來水。

吉林化工用桶污染事件
2010年7月28日12時,穿越吉林市永吉縣的溫德河受洪水影響,永吉縣經開區內的新亞強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吉林眾鑫集團兩家企業的庫房被洪水沖毀,兩家化工廠的7000只左右裝有三甲基一氯硅烷的原料桶(160公斤/桶),被沖入松花江中。吉林一些區域也陸續出現停水,有市民搶購桶裝飲用水和瓶裝礦泉水。

東營3千噸毒水污染事件
2010年9月12日,東營區濰坊路北側、廬山路西側排堿溝受到污水污染,氣味難聞,有東辛采油廠的職工和附近村民發生嘔吐現象。東營市環保局接到舉報后,立即派執法人員到現場初步調查,并對污染地區進行了應急處理。
南寧南湖地下排污管道污染事件
2010年9月12日,市民開始看到湖中出現大量死魚。原因是南湖湖底隧道施工挖斷了地下排污管道,導致污水流入湖中。
安徽潛山自來水污染事件
2010年10月18日,安徽潛山縣黃泥鎮的自來水出現了農藥味,3天后全鎮停水。與此同時,臨近的黃埔鎮、王河鎮也出現了類似問題。經市中心站抽樣檢測出來的報告有兩項指標超標。一項是總氮超標,從水廠越往上游,總氮超標越多,到了鄰縣的太湖縣新倉鎮境內已經超標了一倍多,石油類超標了一倍。
中金嶺南鉈污染事件
2010年10月21日上午9:30股市開盤,中金嶺南在沒有任何預告的情況下突然停牌,正當人們紛紛猜測其停牌原因時。一則來自當地媒體的消息,揭開了停牌的原因。這一次,給中金嶺南惹事的是韶關冶煉廠的違規排污,致使北江中上游河段出現鉈超標。造成嚴重的水污染事件。22日中金嶺南發表公告稱由于違規排放引起的北江水污染事件,環保部門已責令其實施全面停產。
江蘇梅蘭化工廠氯仿泄露事件
2010年11、12月江蘇泰州梅蘭化工廠發生氯仿、四氯化碳嚴重污染水體事故。氯仿和四氯化碳是強致癌物質,四氯化碳還是破壞臭氧層物質,含有這些致癌物質的污水沿著河道漂流幾百公里,其中一條河道流經至一百多公里外的鹽城市污水監測點,被鹽城環保局監測站發現,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標幾千倍,有的地方超標幾萬倍。
2011年主要水污染事件
杭州苯酚槽罐車泄漏事件
2011年6月4日晚上22時55分左右,杭州市轄區建德境內杭新景高速公路發生苯酚槽罐車泄漏事故,導致部分苯酚泄漏并隨雨水流入新安江,造成部分水體受到污染。事故發生后,杭州市民超市瘋狂搶購礦泉水。同時杭州、建德兩級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環保、消防、交警、林水等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處置;杭州市委、市政府緊急動員、多管齊下,及時果斷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障杭州市居民用水不受影響。

美國康菲石油渤海漏油事件
2011年6月上旬至中旬,美國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作業的蓬萊19-3油田出現漏油事故,溢油污染面積累計5500平方公里,由一類海水變為劣四類海水的面積累計870平方公里,單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積158平方公里,對油田及周邊海域海洋環境造成污染損害。蓬萊19-3油田位于渤海海域,康菲中國任該油田的作業者,負責油田的開發生產作業管理。蓬萊19-3油田事件發生后,國家海洋局責令康菲中國公司采取措施,至8月31日,油膜回收、污染物清理工作才得以基本完成。

廣東化州市高